《谈生命》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13 09:23:05
《谈生命》教学反思

《谈生命》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生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生命》教学反思1

花了整整两日解读构思冰心先生的《谈生命》,本以为自己的设计简洁又深入浅出,但是两堂课上,我都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因为这个环节的设置,让整堂课由刚开始的生机盎然到中间急转直下,最后只得我自言自语,在索然无味中,在孩子们迷茫不解无聊的眼神中,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

这是冰心先生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两个比喻从横向和纵向来阐释生命的遭遇和历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勉励人们实践生命的价值,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并常怀感恩之心,用豁达的心态去享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我想,本文的主题是很清楚的,而文字背后所引发的联想想象和思考才是更有价值的。所以,在读上,我就设置了三次,虽然都放在这节课的开头。初读小声读,圈注生字词。再读放声朗读,初步感知文意。三读,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冰心先生的`这篇散文中,最想对我们说的句子是哪个(哪些)。

刚开始,大家都很活跃,用到了今天跟刘老师学的激将法,特别是在找作者最想对我们说的话这个环节上,虽然我的某些追问还是觉得不够恰当,但孩子们的品读思考是非常到位的。我们谈到了生命的必须以不懈的进取去实现价值和意义,提到了不能庸庸碌碌成为行尸走肉浪费生命(怪我平时爱用这个有些残忍的词),谈到感恩,谈到坦然。我想冰心先生想要对我们说的,孩子们都领悟到了,而且品位得很到位。

最失败的环节登场:理清文章思路。从这里开始,大家的思路就被限制了。我们把思路理清后,就不由自主的进行了机械的全文分析,跌入了以前学议论文的陷阱,且这个陷阱是我自己设的,后面就开始一片死寂,孩子们自己主动性几乎没有了。而我自认为该精彩的下一个环节也歉然逝去。虽然在上个环节末尾,我已看到了精彩的前奏。

因为今天中考照相,时间被分割,所以我提前把课堂任务板书下来让学生去做。在上个环节后还设置了一个我觉得可以引领孩子走向深刻的环节:请用波浪线画出理解上有疑问或者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而在找“最想对我们说的话这个环节”的最后,有一个女生找到了前边儿,在引导之下也品位得不错。我想这个环节应该是可以让几乎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并且主动思考讨论的,但是又想着这么简单的文章思路,总要理一理像课堂才完整,孩子思路才清晰,然后我就跌进泥潭里,然后就有了几天的追悔莫及。

现在回过来想想,也完全可以用很少的时间理完过后进入接下来这个环节。我却绕了进去,也是因为自己忘了此环节的教学目标,还顺着结构走进了分析,也难怪由合唱变成了独角戏。还是怪自己不够坚定,被自己和学生绕了进去。

本来还设置了最后的环节,让学生在最后8分钟写作,用“生命像。。。。。。”,但是课在我的失误中无味地结束,估计学生也没有写的欲望了。哎。

遗憾和悲催。以此为戒。

《谈生命》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含蓄深沉的感情,深刻理解人生意义。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2、深入体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教学情境及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手段、方法:

1、创设情境,以优美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一)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介绍作者:略

(2)、背景介绍:

(3)字、词识记积累

2、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由老师和几名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听读后让学生谈谈听读课文的体会,以及怎样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等。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一段课文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研读赏析:(目标练习)

1、研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一句。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层: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合作交流

(1)、作者用什么来比喻人的一生?春水和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学生讨论明确:

一江春水 东流历程 向前、 曲折、 复杂 、多变 象征人生之河

一棵小树 春秋四季 发荣、 滋长、 繁盛 、凋零 象征生命之树

以春水和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

(2)、在这几种生命历程中,春水和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

学生讨论明确 :

春水:聚集力量——快乐勇敢地流走——愤怒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

小树:勇敢快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挣脱、挺立——宁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

(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明确:

最后一层全是议论。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从表达主题方面说,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再阐明文旨,深化主题;从结构方面说,起着绾结全文的作用,这是对生命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3、赏析文章之美

学生仔细研读课文,感受文章之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文章美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从四个方面带领学生赏析品味。

(1)、形象美

(2)、情感美

(3)、哲理美

(4)、语言美

学生从文中找出具有以上特点的句子,分析研讨过程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希望能对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帮组。

4、总结感悟

(1)、教师提问: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此处隐藏14794个字……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检查生字词情况

通过幻灯片展示题目和答案。①②题让学生笔答,③题让学生口答。设计此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进行字词积累,同时使形式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骇( ) 枭鸟 ( ) 羞怯( ) 绯红( ) 怡( )悦

荫庇( ) 芳馨( ) 休憩( )

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án岩( ) 云yì( ) 休qì( ) 骄shē( ) 穿枝fú叶( )

③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A、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B、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C、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三、整体感悟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以下内容在学生书面概括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展示。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书面概括能力。

第一层(头两句话),提示话题。

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显示“一江春水”亦即人的生命里程的丰富多彩。

第三层(“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显示“一棵小树”亦即人的生命里程的丰富多彩。

第四层(最后的部分),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揭示生命的本质,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你认为下面这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小组交流。

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如果以上说法没有说出你心中的感受,请你尽管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适时适当参与学生的交流,并给予指导。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和甄别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四、研读探究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求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基本程序是:甲学生提出问题(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后面的学生不再重复)——乙丙等学生帮助解决——教师帮助解决难题或总结归纳。某些问题如果与下一个环节相同,则在这个环节处理。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多,几乎涉及到了文章的方方面面,内容也非常不确定,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非常高,用时也最长。这是教学本课的最主要的环节。过程略。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善思善问的习惯和大合作学习的意识。

2、教师引导探究

本环节基本程序与上一个环节相同。问题与答案皆通过幻灯片展示。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一是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二是突出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①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A、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提示:“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决定了全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B、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A、对“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这句话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或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或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B、“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中包含这什么哲理?

提示:这是一个比喻句,意思是说: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五、拓展延伸

本环节问题通过幻灯片展示。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一是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社会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作者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2、对于生命,冰心老人用形象的比喻作了阐释:“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请你试着用生动的语言,仿写这个句子。

六、布置作业

1、将本课所有的生字词进行分类整理。

2、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设计本教案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我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文字、图片资料,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这个环节,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且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因而在达到上述目的之外,也让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再次获得学习的自信。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又设计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个环节(本教案第四部分“研读探究”的第一个环节)。这也是教学本课的最主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多,几乎涉及到了文章的方方面面,内容也非常不确定,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非常高,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帮助解决,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层次教学”中“如何分层”这个难题,因而效果也就特别好。

《《谈生命》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